当前位置: 首页 > 办事服务 > 便民服务 > 教育 > 教育服务 > 职业教育

苏州工业园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时间: 2025-07-15 14:58 来源: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访问量:

7月10日,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系列活动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会上发布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成果转化重大案例,其中,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以下简称“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两个案例入选,合作金额超2.2亿元。

去年9月,教育部与江苏省携手共建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苏州作为核心承载区之一,其中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打造了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原创成果→概念验证→中试试验→规模生产”全链条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截至目前,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已收集到约1700条高校成果,成功举办近10场BioMatch路演活动,累计邀请约200个优质项目参加,促成约100个项目意向签约,30余个项目转化。

在此次发布的成果转化重大案例中,复旦大学原创靶点项目备受关注。多年来,复旦大学开展靶向Wnt通路创新靶点促进肿瘤免疫响应的药理学研究,完成该原创靶点的靶点验证和先导化合物的转化研究,潜在解决Wnt信号通路成药性问题,对于肝癌以及消化道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采用创新性免疫治疗新策略,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介导的耐药机制,开发针对晚期癌症的创新治疗方案,突破肿瘤微环境,克服免疫治疗耐药,完成早期临床验证,提高治疗响应,可有效缓解现有疗法缓解率低、耐药性高、安全性隐患等问题。该项目基于靶点的原创性及机制创新实现技术突破,其中核心专利优先布局中国并为全球多中心临床奠定基础。

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成立以来,高度重视高校成果概念验证环节,自对接复旦大学该项目以来,与项目方反复沟通交流,在对项目现有药代、药效等关键数据以及商业价值、专利等科学性评估的基础上,出具了详尽的概念验证分析报告,并设计规划了可实现成果转移转化落地的方案路径。目前,项目方已拿到来自国内药企高达1.76亿的投资意向交易书,同时项目还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IIT研究,从转化医学的角度进一步对新药靶点进行确证。

此外,中国药科大学18F和177Lu-FAPI诊疗核药项目也在积极推进转化落地,合作金额达5000万元。通过6项授权专利构建核心技术壁垒,其优化的FAPI配体使18F标记率提升至92%(行业平均≤70%),177Lu标记稳定性突破168小时,实现快速制备产业化突破。该项目可打破进口核药在国内90%的市场垄断,其诊疗一体化模式可降低患者30%治疗费用。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PCT国际专利布局,计划在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实现原创放射性药物的国产化原研。结合项目当前所处阶段,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一方面协助项目团队与国内药企签订投资意向交易书,另一方面协同项目方积极对接概念验证基金,进一步推动成果转移转化落地。该药物预计首年将达3亿元销售额,将带动江苏同位素生产、影像设备配套等产业链发展,形成区域性核药产业集群。

在大会现场特装展区,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设置专门展区,详细展示了在产业优势、支持维度、平台覆盖、国际化合作、成果价值等方面的亮点。此外,分中心还邀请了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合作高校,带来近20项高校科技亮点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