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凤凰水蜜桃”金字招牌,保障桃农合法权益,张家港市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水蜜桃产业链条,通过创新普法宣传、优化法律服务、强化知产保护等举措,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精耕普法育苗,田间课堂播撒法治种子。紧扣水蜜桃采摘销售关键节点,创新打造“田间课堂+专题宣讲”立体普法模式。组织普法志愿者、司法所业务骨干深入桃园地头、合作社及交易市场,围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普法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现场互动问答等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切实提升桃农及经营主体的诚信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针对存在法律疑问或纠纷隐患的农户,开设“一对一”普法小课堂,联动法庭、律所等专业力量提供精准法律咨询,推动法治观念在桃农心中生根发芽。2025年以来,共开展桃农普法课堂3次,桃农普法率达90%。
厚植服务沃土,全链保障护航产业发展。在水蜜桃主产区设立法律服务点,畅通桃园法律问题咨询通道,服务点设立至今,每月接待法律咨询约20人次。整合“法律明白人”、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基层法治力量,为产业主体提供针对性服务支持。在土地流转环节,协助桃农、合作社全面审核合同,从源头规避因合同漏洞引发的纠纷;劳务用工方面,指导规范合同签订,开展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推动合法用工;出现矛盾纠纷时,引导产业主体通过协商、调解等多元方式化解,确保问题高效解决。聚焦水蜜桃购销、仓储保鲜、冷链运输等关键环节,制定涵盖交易条款、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要素的标准化合同范本,有效规避因合同漏洞引发的法律风险,为水蜜桃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严护知产果实,多维铸盾绽放品牌价值。积极推动“凤凰水蜜桃”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合法院、公证、律所等,为“凤凰水蜜桃”品牌提供从商标注册、外观设计保护到侵权维权的全流程指导,助力产业主体构建系统化保护壁垒。针对“凤凰水蜜桃”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打假、网络销售纠纷等新型法律问题,详细解读商标注册、维权流程及证据固定要点,为桃农、合作社提供侵权救济指引。2025年销售季以来,提供水蜜桃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咨询达50余次。建立品牌维权快速响应机制,重点整治假冒伪劣、侵权仿冒等违法行为,强化品牌标识规范化使用管理,从源头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