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来临之际,常熟市红十字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4年全年完成应急救护培训1.65万人次,接收社会捐赠款物562.9万元,发放救助资金物资499.48万元,造血干细胞捐献6例,遗体(器官、角膜)捐献11例。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常熟市红十字会坚守“人道、博爱、奉献”宗旨,在救护培训、生命工程、筹资救助等领域不断创新突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注入澎湃动力。
救护培训数字化转型赋能“生命守护”
2024年,常熟市红十字会以“智慧急救”为抓手,打造2.0版数字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集成救护培训数据管理系统、智慧化急救教学机、智慧化心肺复苏综合训练考核机等设施设备,实现培训报名、考核、发证全流程线上化。同时,通过在碧溪街道、常福街道等博爱家园设立数字化实操体验点,常熟市红十字会将急救培训延伸至基层社区,全年开展公益性培训16484人次,其中3657人获心肺复苏与AED使用专项证书。
作为体球网,足球比分网“AED倍增工程”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单位,常熟为各镇(街道)配备AED训练机,并联动媒体、企业、社区开展“黄金四分钟”急救普及工作。全市各乡镇板块在“红十字博爱周”期间均组织AED点位工作人员参加心肺复苏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实操”模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常熟市公共场所AED覆盖率大幅提升,目前布点总数超过400台,一些设备还接入了“企鹅急救助手”小程序,实现“一键查询+专家远程指导”,为生命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生命工程多维度传播书写“人道篇章”
去年4月,来自常清中学的青年志愿者赴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江苏省五年来首例涉外捐献者。她以校医身份践行“生命守护者”使命,为远在美国的血液病患者点燃希望,其事迹被央视等媒体广泛报道,彰显了红十字精神。
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及遗体器官捐献领域,常熟市红十字会创新宣传形式,以故事化传播凝聚社会共识。常熟市红十字会联合文明办开展无偿献血故事征集活动,拍摄“最佳故事奖”专题片,并在“世界献血者日”表彰先进;邀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走进电台分享经历,在“世界骨髓捐献者日”举办联谊活动,去年全年有316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6例捐献创历史新高,其中1例涉外捐献实现零的突破。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与常熟市二院明善眼库协作,常熟市红十字会建立角膜捐献标准化流程,全年完成角膜捐献4例,眼库角膜获取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常熟市197人登记遗体器官角膜捐献,5例遗体、2例器官捐献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筹资救助精准化实施传递“博爱温度”
2024年,常熟市红十字会创新“项目化筹资+精准化救助”模式,以应急救护、“三献”事业为牵引,吸引爱心企业定向捐赠,全年接收捐款397.97万元、物资价值164.93万元,发放救助资金物资499.48万元。“博爱送万家”品牌持续升级,在元旦、春节等节点走访困难家庭、重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送上人道关怀。常熟市红十字会推动志愿服务团队在总会平台注册,常态化开展捐献、养老、救援等服务,全年志愿服务时长超2万小时。以纪念日为契机,常熟市红十字会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周”“世界急救日”等系列活动。2024年“世界急救日”期间,会在图书馆、常熟站等8处公共场所同步开展心肺复苏和AED操作体验活动,近千人参与。
通过完善治理体系、强化阵地建设,常熟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活力显著增强。常熟市累计建成17家博爱家园,所在村、社区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社区博爱基金成为新亮点,常熟市7家社区博爱家园设立基金,筹集资金10余万元,用于助老、助学、助医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