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江苏省政府批准同意官窑山遗址等74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常熟共有3家单位上榜。其中,言子旧宅、翁氏宅第作为古建筑类别入选该名录,常熟文庙则由“言子祠”(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单独划出,调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常熟市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得到充实。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此次名单公布后,常熟市有国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23处、常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常熟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常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常熟市将文物保护作为传承历史文脉的核心抓手,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通过“修缮保护+普查挖掘”双轮驱动,构建起全方位的文化遗产守护体系。在历史风貌存续方面,常熟市聚焦历史文化街区的活态传承,针对街区原有建筑肌理与风貌特征制定专项修缮方案,精准实施保护性更新工程,先后完成沈石友宅、顾氏“环秀居”后楼、西面店弄6号、西仓前下塘17号、笛在月明楼等十余处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在保留建筑历史信息的基础上优化使用功能,使老建筑在当代生活中延续文化生命力,最大限度维持了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完整性。
与此同时,常熟市高质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常熟市302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系统性复核,新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点43处,涵盖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等类型,全面覆盖市域范围内的重要文化遗产。为深挖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常熟市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专题研究,系统梳理每处文物的年代背景、建筑特色与人文价值,为后续数据汇总、成果编撰夯实基础,也为构建全域覆盖、分类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了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