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事服务 > 便民服务 > 文体旅游

常熟深耕阅读文化品牌推动书香城市建设

时间: 2025-04-23 15:43 来源: 常熟市人民政府 访问量:

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共读虞城文脉常新”2025年常熟市全民阅读主题活动日前拉开序幕,一系列兼具丰富性与高品质的公共阅读活动在常熟市各地有序推进。阅读,沟通了古今,成为常熟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成为春日里最美的姿态。

书香浸入城市肌理拓宽阅读的内涵与外延

漫步在虞城街道,不论是图书馆、新华书店、社区书屋,还是独立书店、人文咖啡馆、文创空间,读书场所、多元文化空间随处可见,悠悠书香已经浸入城市肌理,让市民可以尽情享受。

不久前,常熟最大的城市书房——总面积748平方米的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获评省总工会重点建设职工书屋。该书屋设置有图书借阅区、自习室、听书区、朗读亭、“虞幸会”休闲空间等特色区域,营造了一个创新“悦”读环境。目前,该职工书屋馆藏精选图书3万册,涵盖社会学、文学、历史、艺术、科技、少儿等多个领域,方便职工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在阅读中卸下疲惫和压力,获得精神滋养。

在常熟,这样的阅读空间随处可见,成为塑造城市精神的窗口。近两年来,常熟持续拓展、优化阵地设施建设,各板块充分利用闲置楼宇、文创街区等载体资源,探索“政府+社会”共建模式,打造地域特色城市书房建设运营模式。同时,常熟市图书馆积极推进总分馆建设,建成了覆盖常熟市的三级总分馆网络体系,主要包括总馆、14个分馆、20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以及340个村(社区)图书室。常熟市实现图书异地借还、通借通还,让图书资源得以高效流通,让读者的借阅选择更加多样化,让阅读成为连接城乡、普惠全民的文化桥梁。

与此同时,一场场独具特色的读书分享会、专题讲座、故事创作大赛、创意展览会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此起彼伏,让城市书房逐渐成为文化地标和市民读者的精神家园。

书香融入文化景观焕新“阅读+”文艺场景

常熟的文脉可以追溯到言子传经的时代,这座江南小城孕育了无数文化大家。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常熟以阅读为抓手,赋予景区浓郁的文化意味,并通过不断挖掘创新,彰显出独特的风景之美。

坐落在名闻遐迩的“虞山十八景”之一、隐逸于静谧的半山腰间的西城楼阁七溪流水咖啡吧近两年成为不少文艺青年和亲子家庭享受阅读时光的首选之地。在那里,市民可以借读书屋里的图书,这些书都与市图书馆的书通借通还。赵园·曾园能静书屋是常熟首家园林式图书流通点。整齐排放在架的近1000册图书刊物涵盖语言文学、文化艺术、社会经济、历史地理等门类,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此外,书屋还结合曾朴文化研究不定期地举办读者活动。

在常熟,类似这样因为人、物、景互动而“活”起来的阅读空间越来越多。它们以空间和活动形成的文化聚合力让单纯的风景充满了人文风情、拥有了历史厚度。一个个铺陈开来的“文化景观”,更增强了人们对常熟这座城市的情感共鸣和对阅读的热爱。

书香飘入村舍农屋赋能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农家书屋作为以阅读为核心形成的文化空间,在乡村教育和文化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常熟持续深化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常熟市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258个,覆盖所有行政村、涉农社区。阅读,已悄然成为乡村新风尚的鲜明标志。

作为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大平台,农家书屋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惠民工程载体。常熟市农家书屋结合自身实际和需求,定期举办农技科普讲座、法律咨询服务、卫生健康等活动,在丰富阅读内涵的同时不断拓展外延,多渠道、多维度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成为群众致富的“充电站”、繁荣乡村文化的“新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