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解纷现场会在吴江召开。聚焦如何让基层调解组织在矛盾化解中“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现场会通过参观、座谈和交流的方式,深入总结经验,推动基层调解组织工作进一步发挥实效。
在劳动人事争议日益多元复杂的新形势下,吴江践行发展新时代“枫桥工作法”,创新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四个单位“联调、联动、联通”,通过构建“合和”化解新模式,以柔性调解破解纠纷难题,使全区仲裁立案量大幅降低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非诉挺前”提供了鲜活样本,也为全市各地优化劳动人事争议化解机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吴江经验”。
一个中心,攥指成拳聚起合力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24年,吴江仲裁立案案件实现五年来首次下降,年度立案总量同比减少485件,降幅9.86%,成为大市范围内仲裁立案唯一明显下降的地区。
今年上半年,吴江全区仲裁立案案件2037件,同比去年的2405件又减少368件,降幅达15.3%,又成为全市唯一下降地区,且降幅明显。
数据一降再降,背后联调中心的作用持续彰显。
联调中心由吴江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人民法院和区司法局于2023年12月组成,于2024年3月试运行。
四个单位既立足各自职责职能,又相互协同配合,用“矛盾联调、力量联动、信息联通”这“三联”,形成“1+1+1+1>4”的工作合力。
其中,区人社局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职能,协调做好联调中心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区总工会牵头建立调解员名册,沟通联系好基层工会组织;区法院做好诉调对接、司法确认、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等工作;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及指导人民调解作用,推进专业律师参与调解工作。
联调中心配备专业调解员7名,均具有丰富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经验,其中3名调解员从事相关工作15年以上。
运行一年多,联调中心紧紧围绕劳动关系稳定这个大局,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把企业和劳动者满意作为“第一尺度”,持续优化联动处置机制,用高效调解与暖心服务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纠纷解决在基层。
三级调解,矛盾就近就快化解
走进联调中心调解员的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多面锦旗是调解工作成效的生动见证。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劳资双方握手言和的温暖故事,也彰显出企业与劳动者对柔性解纷工作最真诚的认可。”吴江区人社局调解仲裁管理科科长代存伟说。
今年3月26日,吴江区联调中心收到李先生等四人诉某宴会中心的仲裁申请,要求支付工资、补偿等共计44.3万元。征询意见后,案件流转至联调中心调解。
调解员了解后发现,该案件中,企业因经营困难无力支付,劳动者工资被拖欠,生活也很困难。经过调解员的释法明理并说明调解优势,双方于4月8日,即调解当日便达成和解,签署和解协议。4月15日,劳动者委托律师将两面锦旗送到联调中心。
“倾心调解化纠纷 秉公执法暖民心”“调解尽心尽力 为民排忧解难”,锦旗上的金色大字,既是对调解员耐心沟通、平衡双方诉求的真挚感谢,更生动诠释了联调中心以柔性调解化解矛盾、守护劳资双方权益的为民初心。
在吴江,类似的“当日调解、当天结案”并非个例,这正是吴江自2024年以来全力构建三级调解组织体系的显著成效。
记者了解到,为让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快速化解,吴江以联调中心为核心、乡镇联调平台为枢纽、企业调解站点为触角,搭建起“区级—乡镇—企业”三级联动的调解网络。
其中,区级7名专业调解员统筹协调复杂案件,17名乡镇调解员扎根基层一线,企业调解站点则靠前服务,形成“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镇区、疑难案件区级联动”的闭环处置模式,让劳资矛盾在分级架构中就近消弭、快速化解。
数据是成果最好的证明:截至今年7月,吴江联调中心累计收受案件1994件,成功调解836件,调解成功率44.4%,平均调解周期少于15天。
全域覆盖,筑牢和谐发展基石
吴江是全省民营经济的“领头羊”,全区民营企业总数超11万家,经营主体约29万家。在这样庞大的经营主体规模下,不出现劳动人事争议,并不太容易做到。
“这首先需要企业所有程序都要合法合规。”代存伟告诉记者,联调中心实体化运作后,他们通过筹措专项经费,在保障调解工作有效运转的同时,更主动下沉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与精准服务,还送政策送服务到企业,全力为企业用工提供合规指引。
今年5月份,联调中心重新修订了《用工风险法律提示书》,新增了典型案例,整合劳动用工合规全过程指引、常见劳动用工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清单、用工法律体检自查等内容,制作了《劳动用工合规指导手册》,下发给各企业,助力企业合规用工,以期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纠纷和劳动保障违法案例发生。
前不久,2025年东太湖度假区“服务走在监管前”劳动合规用工专题培训暨劳动争议法律服务沙龙(工程建设领域专场)在太湖新城举办,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痛点难点,提升建设工程项目企业对劳动法律法规的认知,活动吸引了建设工程项目企业负责人等150多人参加。
从区人社局每月一次的“人社e播间”到吴江太湖新城每季度的“劳动争议法律服务沙龙”,再到平望镇和谐劳动关系“以案代课”微课堂……一系列分层分类、精准直达的普法服务与合规指导,正沿着“区级—乡镇—企业”三级调解网络全域铺开。通过将政策的及时送达转化为企业合规能力,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一个市场主体,联调中心既筑牢了劳动争议预防的“第一道防线”,更以全域化服务格局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注入持久动力。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案件收案力度,实现‘可调、能调、愿意调’的案件应调尽调,进一步提高案件调解率。同时继续做好调解回访,找准企业用工难点痛点,精准开展‘服务走在监管前’助企惠企活动。”吴江区联调中心办公室主任、吴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倪正刚表示。
记者了解到,当前,吴江已实现区镇联调中心的“全覆盖”,各区镇联调中心人员及软硬件配套均已到位,运行状况良好,今年以来已累计收案近400件。
吴江区人社局副局长李宗国表示,条件成熟后联调中心还将逐步向行业协会、商会及新业态领域拓展延伸,构筑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处置“1+8+N”工作格局,以全域覆盖的调解网络和多元协同的解纷机制,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