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波斯菊,太浦河驿站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搭载了高清镜头和红外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立刻起飞,开展巡河作业。吴淞江边,污水厂屋顶一排排光伏面板将无限“风光”转化为绿色电能;深秋的东林村稻田越发迷人,一股股啤酒清香弥漫在村中,田间地头鸟儿齐飞。
这一幅幅生态画卷,正是苏州各地近年来持续推动生态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日前,2024美丽苏州生态文明建设采风行启动。2天内,新华网、中国新闻社、央广网、新华日报、苏州日报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实地走访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太仓市多个点位,通过镜头和笔触记录“大美苏州”,展现苏州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域进行的先行先试的优秀成果、经验,讲好美丽苏州故事。
今年3月,吴江生态环境局在太浦河北岸建设了两座太浦河智慧环境监管无人机机场,配备了4G图传模块的无人机,巡查可覆盖太浦河黎里至汾湖段16公里的范围。不光巡得快,还巡得精准。当地依托“太浦河云管家”智慧管理平台,通过设置时间和航线,可自动起降无人机对河道、企业雨水排口、闸站等开展全天候巡查,并进行拍照和录像,第一时间发现水面油污、违法排放、倾倒等异常情况。不仅如此,吴江聚焦太浦河水质保障提升,积极探索智慧监测新途径,深化数据赋能,全新试点建设一批具备自动质控功能的小型水站。“太浦河干流吴江汾湖口试点建成水质自动站,实现智慧监测研判预警。该站是苏州首批建成的水质监测‘智慧大脑’之一,全自动质控能力国内领先。”吴江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施志伟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查看水站数据及周边环境,当水质波动或数据超标时,平台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及时保障太浦河水质安全稳定。
在位于园区东南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有一座花园式污水厂——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如今,污水厂又披上了“光伏”外衣,迎来“绿色”再升级。近期,在园区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5.7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是苏州规模最大的“光伏+污水处理”项目,在江苏省同类项目中位居前列。据园区二污厂生产部经理徐超介绍,该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581万千瓦时,基本实现就地全部消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4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86吨。
深秋时节,东林村弥漫在浓浓的酒香味中。走进东林村生态循环农业展示厅,太仓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洪海向采访团介绍东林村通过一片田、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的“四个一”农牧循环经济发展路径。2015年,太仓市以东林村为试点,打造形成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多途径综合利用的“太仓模式”,建成年加工处理秸秆能力6万吨的饲料化利用体系,同时推进化肥农药源头减量,实现牲畜粪污100%无害化处理,走出一条乡村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东林村集体收入从2004年的7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3311万元,其中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可实现经济效益约1800万元。在经济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距离东林村不远的七浦塘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恬静,走上红色栈桥,气势恢宏的七浦塘在桥下静静流淌。七浦塘西起阳澄湖,流经相城区、昆山市、常熟市、太仓市等地,至七丫口入江,是苏州重要的通江河道。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治理。周洪海告诉记者,苏州、太仓高度重视七浦塘治理工作,2011年实施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总投资32亿余元,历经4年完工,开创了苏州水利工程建设史上五项之最,单项投资最大、动迁任务最重、建筑物数量最多、引排水能力最强、技术最为复杂的工程,工程实施后区域洪涝灾害抵御能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水环境改善能力显著提高。2017年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以来,多方联合治理,截至2020年底,七浦塘沿线共完成3469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49家企业生活污水收治、15家码头船舶污水治理、2.5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3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整治,南消泾港、黄茜泾港2条河道清淤等治污工作。目前,七浦塘沿线绿化覆盖率达71.75%,树木品种多样,一年四季皆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