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微信
| 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要闻资讯 > 区县动态

贺州马东村: “红配绿”,这里发展不俗气

2021-02-23 16:31     来源:贺州传媒网     作者:赖文艺?彭茵?韦静
分享 微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月21日,平桂区沙田镇马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庆初又带着两个小孩到大石岩玩,边走边耐心地跟孩子们说着马鼻之战的故事。“我不知道他们能掌握多少,但是我会一遍一遍地讲下去。”

这一天,村民陈展明早早在老房子里忙碌着,这个老房子曾经是中共桂东地下党领导人吴赞之等隐蔽斗争旧址。如今,陈展明和族人们出钱出力,只为革命旧址重焕光辉。

图为中共桂东地下党领导人吴赞之等隐蔽斗争旧址。

在马东村,像陈庆初、陈展明这样守护革命旧址、宣传红色文化的不在少数,村民们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绿色生态为依托,走出一条“红配绿”的乡村振兴之路。

马东村有多“红”?

马东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桂东地工委、中共贺西区工委、贺西游击大队指挥部、中共马鼻村党支部所在地,是中共桂东地工委创办的“胜利出版社”社址所在地,是贺州第一个“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支部的诞生地,也是在解放贺州的革命战争中著名的“马鼻之战”发生地。

“马鼻之战”是1949年11月在中共桂东地工委和贺西区工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以消灭国民党贺县反动武装实现贺州胜利解放的最后一次战斗。可以说,红色是马东村的底色。解放战争时期,马东村有中共地下党党员25人,游击队员85人,几乎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

目前,“马鼻之战”战场遗址、地下党创办的“胜利出版社”遗址、烈士墓、中共地下党活动遗址和部分革命文物尚保存比较完整。部分老游击队员还健在,在他们的倡议下,村民们对建立“马鼻之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保护红色革命文物和文化遗产积极性不断高涨。

如今,建立6个红色革命传统文物和文化专题展示区、修缮“胜利出版社”遗址、启动“马鼻之战”纪念馆建设项目等一系列保护和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行动,马东村人正在努力着。

马东村“绿”在何处?

小凉河河畔的马东村,清澈的河水绕村而过,漂亮别致的民居鳞次栉比,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修竹点缀其中,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从马东村五桂桥向东沿着河岸水泥路前行,极目远眺,青山如黛,飘荡于山间宛如轻纱般的薄云,若隐若现。而眼前,娟娟细流滋润着岸边的土地,干涸的田野中时不时冒出点新绿,可爱极了。白鹭也在其中,它们时而追逐嬉戏,时而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的身影与周围的美景融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图为马东村“寿”字广场。

直到走进马东村“寿”字广场,诗意的风景还在心中回味。马东村大石岩社区便坐落于此。近年来,平桂区大力规划建设小凉河自然风景区,作为小凉河自然风景区中心的大石岩社区,坚持“五化同步”全域旅游规划设计,即“全域化规划、一体化推进、标准化服务、生态化发展、目标化引领”,扎实推进社区的景区建设,推进“旅游+”行动,多维度融入人文历史、田园山水、生态绿色等旅游元素,促进城旅、文旅、农旅、林旅融合发展。如今,社区内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备,村庄与环境协调融合。

“红配绿”旧貌换新颜

红色引领,绿色衬托,马东村不断挖掘村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发展“马鼻之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有效融合,打造贺州革命传统教育与红色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红色文化是村里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振兴乡村的底色。”陈庆初拿着《马鼻之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说,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来不得半点马虎。

图为马东村一角。

陈庆初介绍,“马鼻之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项目建设第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利用马东村小学马鼻教学点的现有教学楼建立6个红色革命传统文物和文化专题展示区;新建两次“马鼻之战”遗址纪念碑亭各1个;修缮“胜利出版社”遗址;修复“抗战必胜,建国必成”抗战标语;启动“马鼻之战”纪念馆建设项目;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与完善。

当下,马东村的红色旅游正与乡村旅游有效融合,“红配绿”让这个古朴的村落饱含着新时代的生命力。(赖文艺?彭茵?韦静)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