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网站支持IPV6

贺州市走出“绿色脱贫”新路子

信息来源:贺州传媒网 发布时间:2020-03-23 20:40:56 【字体:

人勤春来早,攻坚正当时。近日,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村三组贫困户姜亚辰一大早就和50多位同村村民来到山上,热火朝天地种植起草珊瑚来。大家都趁着利好天气,抢种抢播。“我今年必须要把贫困帽子摘了!”姜亚辰如是说道。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目前,贺州市生产生活正逐步恢复,农业生产热潮涌动,脱贫攻坚也按下了“快进键”。


优势特色产业竞相发展

“疫情要防控,春耕也要抓,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脱贫致富才有希望。”连日来,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党支部书记赵万兴忙着动员村民开展春耕生产。

狮东村是典型的土瑶山区村,山地多耕地少。近年来,狮东村村委按照“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目标,鼓励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大力发展生姜种植产业。2019年,全村生姜种植面积为46.7公顷,129户751人实现脱贫摘帽。

狮东村村民凤秋保说,生姜春种夏收,种植周期短、收益好,政府对土瑶群众种植大肉姜不仅采取奖补政策,还派来技术员指导种管技术,所以全村的乡亲种植大肉姜的积极性都很高,而他也因此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据了解,为了全力攻坚土瑶深度贫困聚居区脱贫,贺州市引导30家非公企业与6个土瑶村结对帮扶,累计种植优质茶叶545公顷,大肉姜211公顷,杉树5400公顷,实现了“两年大见成效”目标。

立足传统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是贺州市打好产业扶贫硬仗的关键。

目前,贺州市基本形成了八步李子、平桂水生蔬菜、钟山贡柑、富川脐橙、昭平茶叶为主导的“一县一业”产业扶贫新格局。贺州市通过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出台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大力推动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努力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增收的目标。2019年,贺州市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44亿元,惠及贫困户5.7万户(次)。 


林下种植拓宽致富路

连续多日的阴雨,迎来了春耕春种好时节。近日,平桂区公会镇茶坪村委副主任岳冬英带领着村民一起在附近的山岭上种植草珊瑚。经过几个小时的劳作后,原本光秃秃的山坡轻轻地披上了一层早春的新绿。

茶坪村的草珊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营,即由公司先给社员提供草珊瑚苗木,再按市场价格保底回收的方式,吸引村里广大贫困户加入种植。按照协议,参加种植的贫困户每天还可以得到150元的劳务费。草珊瑚的种植,为这个村的贫困群众又新添了一条脱贫渠道。

同样向林下要效益的,还有八步区南乡镇江坪村。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江坪村扶贫产业基地完成林下种植铁皮石斛,林下套种中药材草珊瑚,林下放养优质蛋鸡和肉鸡、放养南乡麻鸭、养蜂等种养项目,初步形成一个立体生态种植模式,实现产业增收“短、平、快”,给扶贫攻坚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江坪村扶贫产业基地已完成投资80多万元,现已完成1.3公顷的树挂铁皮石斛苗3400斤,林下种养植草珊瑚5万株;建成鸭棚和鸡棚400平方米。2019年,基地创收达8万余元,受益贫困户21户132人。

据了解,2019年贺州市完成林下经济产值56.25亿元;全市建设7个林下经济扶贫项目,共带动贫困户281户1201人参与项目建设。


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站在村庄前,眺望远方,远的山,近的湖,丰富饱满的色彩,如梦似幻。走进富川虎头村,仿佛走入了童话世界般。谁也不曾想到,它的前身竟是一个破败的小渔村。

村民黄世军原先是贫困户,但随着虎头村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越来越多,他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成功摘掉贫困帽。在虎头村,不少村民也像黄世军一样靠吃“旅游饭”实现增收脱贫。

虎头村的蜕变,是贺州市通过“旅游+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旅游富农”目标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贺州市通过产业融合,即通过旅游与农业、林业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融合,助力脱贫攻坚。

贺州市还打造了岔山村、北莱村等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推出了10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通过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引导周边的村、镇大力以示范点为中心推出各类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了区域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辐射带动其他旅游扶贫村的发展。

2019年,贺州市新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家,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11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3家;开展旅游扶贫村建设9个,实现旅游带动脱贫1.5万多人。


展开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