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系列活动开幕。会上,苏州工业园区一批人才、企业、项目以及重点产业频频亮相,彰显了园区的创新浓度和创新活力。
现场,园区2人获评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首批技术经理人,占苏州40%;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与复旦大学的合作项目“原创靶点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18F和177Lu-FAPI诊疗核药项目2项案例入选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成果转化重大案例,占生物医药领域案例50%;“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GCG/GLP-1天然双靶减重药物的信达生物减重药物玛仕度肽”、思必驰“在新能源车用语音交互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思必驰人机智能交互语音系统”、“开创了我国人工心脏进入美国临床试验先河、受惠548例患者的同心医疗植入式人工心脏”3家企业的成果入选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占全市30%;园区飞依诺等11家企业上榜“揭榜挂帅”关键技术需求榜单,占全市25%。
活动中,园区西交利物浦大学丁津泰、苏州奇点光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谢崇进获评苏州顶尖人才,占全市一半;园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江雷团队、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吉燕勇团队、登临科技李建文团队、同元软控周凡利团队、新景智源彭松明团队、图灵深视唐平中团队、光本位科技程唐盛团队7支团队获评苏州重大创新团队,占全市47%,位列全市第一;园区伏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苗昰、安医生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臧晓羽、苏州向至科技有限公司郑佳宝、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康黎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游尚挺,以及常鑫、李昊、董濮婷、郑文山、冀东、袁野11人获评苏州青年科学家,占全市55%。
大会现场还对合作项目、攻关项目等进行集中展示并同步举办高校成果展,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园区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种子在沃土中持续自然生长,创新氛围越来越燃,创新浓度、速度持续提升。面向未来,园区将紧扣“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绘就科技与产业同频共振、融合发展蓝图,争当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力军。